山东海事职业学院

山东海事职业学院位于美丽的海滨城市烟台市,是一所以航海和海洋类专业为主的全日制高职院校。学院创建于1955年,拥有着深厚的海洋文化底蕴和雄厚的师资力量。学院现有两个校区,分别位于烟台市开发区和烟台市莱山区,总占地面积达到5500余亩,校园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宜人。

学院特色

山东海事职业学院为了适应航海行业的需求,不断优化专业设置,开设了航海技术、船舶电子电气工程、轮机工程、船舶驾驶等一批技术性强的专业,并始终秉承“勤奋、求实、创新、勇于拼搏”的校训,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学院拥有完善的实习基地和实验室,学生毕业后具备岗位要求的基本能力,就业率居高不下。

师资力量

山东海事职业学院拥有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和兼职教师近80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有100多名,拥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达到300多人。具有行业经验、理论功底扎实和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为学生的专业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社团活动

山东海事职业学院发扬“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校风,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课外活动,提高综合素质。学生会、志愿者服务队、文艺团体等各类学生组织活跃于校园生活之中,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志愿服务、文化传承等多元化平台。

未来展望

山东海事职业学院将继续加强校企合作,积极搭建校园企业交流平台,将优质企业引入学校,为学生的实习和就业提供更多机会。学院还将加强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推进素质教育,为学生成长提供优秀的教育资源,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山东海事职业学院

山东海事职业学院是一所具有“三水交融,人才济济”优势的普通本科高职院校,地处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

学院创建于1950年,前身为青岛海运高级职业学校,是山东省重点建设职业院校、青岛市“双带头”高职院校、中华海运教育协会常务理事单位,是中国海事局海将军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大型机电装备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理事单位、全国职业院校教师骨干培训基地。

学院现有东校区和西校区两个校区,占地面积近400亩,建筑面积30多万平方米。拥有机电类、电子信息类、航运经济类、文化艺术类、商贸服务类、外语类、公共基础类、体育类等8个大类31个专业。学院现有600余名专职教师,其中有双师型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

学院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和学科建设。学院的“工科类联合培养基地”、“船员职业培训与评估中心”、“配备国际商务船舶新建设计软件的船舶设计实训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多个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实践教学和创新能力培养空间。

学院注重创新创业教育,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和校企合作。学院重研究与科技创新,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活动,并且建立了一整套科技创新的支撑体系。

学院也强调对外交流与合作,努力开展国际化办学。学院与多个国家的高等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国内外众多知名企业保持密切联系,实现技术、人才、资金等多方面合作。

山东海事职业学院在努力为海运事业培养高素质、适应性强、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优秀人才。

山东海事职业学院

山东海事职业学院(Shando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Maritime Technology)位于美丽的海滨城市烟台,在烟台莱山区海圻街道,紧邻烟台港和黄海,校园占地400余亩,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是一所以航运、轮机、电子信息、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应用型特色为突出的省属本科应用技术院校,是山东省首批“双高计划”和“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高校,同时也是首批“山东省属普通高校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单位”。

学校历史

山东海事职业学院前身是1978年成立的烟台市机械师范学校,1985年被国家教委批准为全国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是省、市教委和交通运输部门主管单位。2003年,经国防科工委、教育部、交通部同意,该校改隶属交通运输部。2006年7月,升格为本科高校,同时更名为山东海事职业学院。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建设,成为全国名牌高职院校之一。

学科建设

学校设有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轮机工程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理学与人文学院、高职教育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等七个二级学院。其中,轮机工程、信电工程、汽车工程三个学院为本科层次,其他学院为高职层次,涵盖了航海技术、轮机工程、电气自动化、电子信息、材料科学与工程、汽车服务等学科和专业,以航运、轮机、电子信息、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专业为特色,形成“重工出海,崇尚至善”的校训。

教学设施

学校拥有一座50万卷图书的现代化图书馆,配备有丰富的纸质和电子资源,并开通了无线网络。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公寓等设施齐全,其中20余个实验室设备先进、环境优美、安全可靠。船舶海洋实训中心、生物技术实训室、汽车服务实训中心等具有特色的教学实训基地均配备有现代化设备和实习船只。此外,学校设有各种形式的综合实训中心、创新创业实践中心,以及多个校外实习中心。

人才培养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职业素养,多措并举加强实践教学,建立了以海上实践、车辆维修、电子信息应用为基础的实践教学体系。特别是轮机工程、航海技术等专业通过与航运公司合作开展“学徒工程”、“班前见习”和“实践型小学期”等项目,大力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成为校企合作中的佼佼者。

校企合作

学校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与中远海运集团、振华重工、船舶重工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和烟台物流国际港、中煤能源河南公司等地方龙头企业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并共同建设省级海西、汽车服务等多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中远海技术学院”“中煤能源-山东海事职业学院新能源专业班”等合作项目。同时,学校也与德国、日本、韩国等多家国际知名高校和机构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积极推动国际化办学进程。

社会服务

学校致力于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多次承办全国和省、市大型职业技能大赛,同时也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社会培训和技能培训活动,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企业员工提供了广泛的服务。学校还积极参与扶贫和社会公益活动,并设立了“阳光资助”、“公益基金”等项目,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

随着海洋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家制造强国战略的加速实施,山东海事职业学院将继续发扬“实干创新、为海洋经济服务”的优良传统,培养更多高素质、高技能、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为我国制造业和航海事业的快速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