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原文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间,有丘峦秀美,有江河滔滔。人生在世,岂能不慕此情此景呢?山,使人心胸豁然开朗;水,使人心性清朗。于是,醉翁之意便在此间渐渐形成。

庐山,素有“天下第一山”之称。雄峻山势配以悬崖峭壁,形成一幅宏伟的景象。山上树木繁茂,溪流纵横。山脚下则有一片明媚的湖泊,水清如镜,倒映着山上的景色。此景让醉翁倍感神往。

在游览庐山时,醉翁落脚于鸣鹿山。此处不仅有峻拔的山峰,更有皎洁的流泉,让醉翁如痴如醉。此后,他常来此处坐卧发呆,哪怕是“一日不登高,难以口味鲜”。()

然而,醉翁此时之所以能尽情享受人生,还因为他已年过花甲。年老之人或许容易为功名利禄所困,但醉翁已然放下俗事,空余心思用来流连山水,享受人生。面对美景,他常常感怀万千,借酒浇愁不已。可见,人生若不醉死在花前月下,却也不无可取。

庐山之行给醉翁留下了太多太多的回忆。他回首往事,不禁长叹:今者方知去年之浩劫,蓝田生涯,青冢肥田,曾不念;而江南、杭州,如此方胜地也,曾不得一游。人生短暂,若不抓住它,转眼即逝。

最后,醉翁总结出了人生的真谛: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而此时我们或许需要问自己一句:我们是否已经尽欢?我们是否已经抓住了生命中的美好,让它过于值得?或许,我们需要醉翁一般,放下烦扰,享受此时此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