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同济院校)是一所公办全日制本科高职院校,成立于2003年,位于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科技城区域内。现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2200亩,建筑面积97万平方米,其中教学楼、实验楼等教学用房面积62万平方米。
校园环境
同济院校自成立以来,一直秉承“园林化、绿化、环保化、文化化”的校园建设理念,不断优化校园环境。校园内有大面积的草坪、湖泊、花坛、娃娃山等,既美观又环保。还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图书馆、实验楼等建筑,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便利。
专业设置
同济院校设置有17个二级学院,覆盖了工、理、文、管、医、教育等多个学科领域,共开设有65个本、专业,涵盖文、理、工、农、医、教育、管理等学科门类,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
师资力量
同济院校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000余人,其中知名专家教授120余名,硕士研究生导师80余名,各类高层次人才400余名。教师队伍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31.8%。
教育教学
同济院校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坚持学以致用的原则。学校秉承“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的宗旨,创新教学体系,实行“学分制”,强化素质教育,在教学上注重实践和能力培养。近几年,同济院校承担并完成了多项国家级、省级教改课题,获得了多项国家级、省级优秀成果奖。
社会服务
同济院校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高度重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成果的商业化,牵头组建了浙江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浙江省职业院校大数据创新实验室、浙江省医疗设备维修人才培训基地等多个产学研用联盟。
校企合作
同济院校与多家企业合作,包括华为、阿里巴巴、东风汽车公司等;合作方式包括人才培训、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人才招聘等。这些合作的过程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实践能力,而且也为当地企业输送了一批高素质人才。
毕业生就业
同济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率一直颇高,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根据学院官网的统计数据显示,同济院校16个专业的就业人数及比例的平均值分别为910人和95.72%。毕业生就业分布在国有企事业单位、民营企业及外企、政府机关等各个领域。
总结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是一所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注重与社会产业的融合的高等职业教育学府,致力于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未来,同济院校将继续坚持走产教融合、创新发展的道路,努力成为国内一流的高等职业教育学府。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
浙江同济科技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浙江同济”)位于美丽的江南水乡——杭州市余杭区文一西路718号,距杭州市区20公里,交通便捷。学院创建于2002年,是经浙江省政府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本科高等职业院校,是浙江省高水平职业教育重点建设院校。
浙江同济隶属于浙江同济教育集团,下设9个二级学院,开设有32个本专科专业,主要涵盖了工、商、文、法、理、教育、艺术等领域。学院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近90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60人,副高级职称260余人,硕士以上学历280人,占全体教师的30.8%。
办学理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浙江同济一贯的办学理念,学院坚持把实践教学纳入教育教学全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以产教融合为核心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学院在湖州、绍兴、嘉兴、金华、宁波等地设有“同济工作室”,为学生提供实践技能培训、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等多种实践机会,深度融合行业和企业资源,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提升就业竞争力。
教学资源
学院教学资源丰富,办学设施先进,拥有人文、艺术、实验、实训等教学用房30余万平方米。学院图书馆收藏书刊150万册,网络图书资源丰富,为师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帮助学生全面拓展学术视野和专业知识面。
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高,学院实施了“财务、教务、学籍、自考、网络、计算机采购”六个信息化项目。学院坚持学生中心、质量至上的质量管理理念,通过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多次获得浙江省教育系统“全省职业院校管理现代化水平达标先进单位”、“浙江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国际化教育
学院国际化教育不断深入,已与英国工商管理硕士协会、澳大利亚威尔士技术学院、美国密苏里科技大学等多所国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在教育信息化、创业孵化、学生交流等领域开展多层次的合作,为学生出国交流、短期境外实习、讲座等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机会。同时,学院还积极引入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与腾讯、新东方、中公教育等内外部优质教育机构开展深度合作,打造了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社会服务
作为全区首批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全区首批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学院紧密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为社会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学院荣获“全国助残先进集体”、“全国先进集体”、“全国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全国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赞誉。
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中,浙江同济将一如既往地坚持实践教学理念,紧密结合国家政策和发展需求,加快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职业教育核心竞争力,做好产业技术人才培养,为推动国家高质量发展和人才强国战略贡献力量。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