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国旗

马来西亚国旗是马来西亚联邦的国旗,由14条红白相间的条纹和一个渐变的蓝色角形组成。国旗的红色和蓝色色彩象征马来西亚的国家与人民,而白色则象征国家的和平与团结。

条纹的含义

马来西亚国旗上的14条红白相间的条纹代表着国家13个州属和一个由联邦政府直辖的联邦区,即吉隆坡。其中7条红色的条纹象征着吉打、登嘉楼、吉兰丹、吉隆坡、森美兰、纳闽和马六甲,7条白色的条纹则象征着霹雳、槟城、丁加奴、彭亨、雪兰莪、柔佛和沙巴。

蓝色角形的意义

马来西亚国旗上蓝色的角形象征着马来西亚在国际上的地位,以及国家在全球的发展愿景。角形内的十四条刻痕表示着国家各州和联邦区间充满活力的交流和联系,表达了各州和联邦区虽然存在文化、宗教和民族差异,但可以和平共处、互相交流并协同发展。

国旗历史由来

马来西亚国旗的设计可以追溯到1963年马来西亚联合成立之前,当时的国旗只是一个具有十七条红白相间条索组成的设计,所以在联邦成立后,政府委托了一名名叫Mohamed Hamzah的国王拟定新的国旗设计。Mohamed Hamzah的国旗设计获得了政府的批准,后于1963年9月16日马来西亚联邦成立之际发布并正式启用。

国旗使用规范

根据马来西亚的国旗法规定,国旗必须在每个星期日升旗,或是根据国家需要而升起。此外,国旗也必须在全国度过的一些特定日期内升旗,包括了独立日、国家元首的诞辰日、马来西亚国庆日、开斋节和小姜节等。

结束语

马来西亚国旗是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旗帜,它的设计可以代表这个多元文化的国家在团结、和平与发展中不断努力的精神。马来西亚国旗所蕴含的意义也引领着马来西亚人民共同前进的方向,为我们建设一个更加繁荣、美好的国家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