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一个习语的来历与意义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一句流传很久并极富文化底蕴的成语,它的意思是说一个人的行为和思想很容易被他所接触的人或环境所影响。这个成语一般用来指人的品德以及性格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诫人警惕。那么这个成语的来历是怎样的呢?

来历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最早出现在《左传》中,原文写作“庖丁聱牙善辨,其状近于木人,人皆恶之。惠子使之梓里,每行必听。既反,人问其故,曰:‘必也尝试炊之,乃知庖丁之不可以无聊也。’其后,人莫之敢恶。此近墨者黑之谓也。”,“庖丁聱牙”是指一个著名的厨师,他的样子或许不太好看,但是他的口才很棒,能够和人辩论,才华横溢。话说当时,为人所不喜,但是被一位人很欣赏,就把他去了梓里。梓里是中国古代一种木质储物箱,意味着庖丁离开了这个环境。但是当他回来时,大家都对他刮目相看,反而尊敬他。原因是什么呢?大家经过一番猜想,最后得出结论,这是因为庖丁去了天外,待回来时“近墨者黑”(指面对墨汁的书画工作者会长时间沾染墨色,变得漆黑),即受到了深层次的熏陶。

意义

这个成语是说人会被他所接触的事物或环境所影响。一个人的价值观、兴趣、行事风格等等都会被所处的环境所左右。因此,如果一个人处在一个正面的环境中,他就会受到正面的影响,反之亦然。如果人们身边都是好人,那么他也会做一个好人;如果人们身边都是坏人,他也会变得糟糕。所以,我们应该注意选择周围的人和环境,这样有助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

同时,“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提醒我们,不要轻易地去评价一个人或事物,也不要以貌取人。因为人有时会被环境限制,改变过去的不良行为和性格因为环境改变而得到矫正,也有人时常受到负面环境的影响,会变得越来越不好。

结论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个成语失声背后是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告诫我们,一个人的品德和性格不是与生俱来的,而常常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我们应该选择积极向上的环境以及交往善良、有贡献的人,这样才能受到相应的正面影响。外表和表象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全部,因此我们也不能随意评价他人的好坏,而要保持客观、宽容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