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为什么我们总是记不住?
你是否曾经学过一门新技能或者是接触一个新概念,不久后便发现自己忘记了它们的面貌和细节?这不是你的独有经历。人们往往很快地忘记他们所学习的信息,这种现象称为遗忘。而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了关于遗忘的规律。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什么?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是由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在19世纪晚期通过实验证明的现象。它表明,当我们学习一个新概念时,我们的大脑会很快地忘记这个概念,如果没有重复学习,遗忘将快速发生。
遗忘速度有多快?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将人们遗忘速度分为五个阶段,这些阶段分别是学习后20分钟、学习后1小时、学习后1天、学习后1周和学习后1个月。在20分钟之内,人们可能会忘记学习的70%的信息,过去了1个小时后,人们可能会忘记所学的70%到80%的信息,过去了1天,人们可能会忘记90%以上的信息。这个遗忘曲线越过时间,遗忘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剧。
如何应对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我们可以推断出一些应对策略。首先,做笔记是最好的方法之一,可以提高我们记忆的附着度。其次,进行重复学习是非常有效的,重复学习的次数越多,忘记所学信息的进程就越慢。另外,根据所学信息的不同类型,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如听课或看视频学习声音和图像,通过实践和互动学习操作和应用技能等都是有效策略。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在教育中的应用
理解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有助于创建更为有效的教育策略。在授课中,我们应使学生保持积极参与,提供即时反馈并鼓励学生沟通交流。此外,教师还应该设计一些旨在激励学生进行更多重复学习的任务。例如,通过在不同时间点布置作业,在重复学习上建立竞争奖励机制等。
结论
总的来说,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揭示了我们记忆的规律和特点。虽然人类大脑遗忘速度很快,但如果我们采用正确的学习和复习策略,我们可以更长时间地保持对所学知识的记忆。重复学习和有效学习策略是克服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进行有效学习的关键。我们能更高效或者更有效率地利用我们的时间和学习日程,因此我们能够在短时间内学习到最多的知识,从而在我们未来的职业或决策中得到更好的结果。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