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全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常使民无知、无欲、夙夜安处。民之莫知,而不好為也。為无為,则无不治。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钝兮其若何?似万物之包。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天地不仁,以万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绎绎,不可名之,复归於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後。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太上不知有,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是以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夫唯不争,故无尤。上善无邪,以神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