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原文及翻译

《史记》记载,烛之武是楚国的一个将领,曾经在楚国和秦国的战役中大显身手。

公元前210年,楚国的君主项羽带领大军北上攻打秦国,烛之武随军出征。在彭城之战中,烛之武麾下的部队奋勇作战,令秦军大胆无措。然而,项羽却因为其他原因,突然下令撤军,烛之武无奈离开了战场,但一直跟在后方护送楚军回国。

数日后,当楚军到达淮水之畔时,他们发现秦军在追赶他们。此时,楚军士气低落,士兵们不愿再战,甚至有人悄悄向秦军投降。烛之武在得知情况后,下令在淮水畔放了许多空船,让秦军看到后认为楚军已经过河逃跑。然而,烛之武却留下一条船,在船上亮起烽火,并吹响号角。

秦军在看到烽火后大喜,以为楚军已经放弃,趁机追赶进入淮水。然而,淮水水流湍急,加上楚军在船上发射火箭,导致秦军大量溺死。最终,烛之武成功地将秦军挡在淮水的彼岸。

此一战胜利后,项羽很高兴,但得知烛之武虽然没有逃跑,却也没有过淮水与秦军决战,非常不满。于是他召见烛之武,想要问个明白,看看他为何没有过河。烛之武回答道:“我从前有一次打猎,目睹一条野狗被一条大蛇追赶,野狗逃到悬崖边上,只好往下跳入深渊,而它的对手也紧随其后而下。最后两者都跌死于悬崖下。我既然已经占据了对岸的制高点,为何还要拼死一搏?”项羽听后不禁拍案大笑,深深感叹烛之武的英明才智和处世之道。

烛之武退秦师的这一故事,体现了烛之武的智谋和胆略,同时也表达了避实就虚、识时务者为俊杰的思想,深受后世人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