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四节气表顺口溜
春节气阳春光,雨水湿润土壤中;
惊蛰蛰虫醒,春寒送暖燕归来。
春分日均等,清明扫墓忙;
谷雨湿气多,萌芽有生意。
立夏麦秆抽,小满芒种时;
芒种粮食长,夏至阴极细。
小暑麦收来,大暑暑气高;
立秋凉风至,处处菊花开。
白露寒露降,秋分夜昼平;
寒露天气冷,霜降有冰糖。
立冬天气冷,小雪雪花飘;
大雪飘不停,冬至阳更要。
小寒一年来,大寒天气改;
二十四节气,季节之纪念。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文化瑰宝之一,每年都会有一些节气到来,它们既是时间的标志,也是季节变换的象征。春节气是农历二月初一或二日,也是春季开始的标志,它包含了两个节气:立春和雨水。立春是意味着阳气开始升腾,万物渐渐苏醒;雨水则是让土壤湿润,为播种和生长打下基础。这个时期,大地开始变得生机勃勃,春光明媚,小动物开始活跃,各种春花也纷纷绽放。
惊蛰是春季第三个节气,意味着春季真正开始。这时,天气逐渐变暖,蛇等冬眠动物开始苏醒,春雷响起,蛰虫开始出土,人们开始忙着婚嫁和春捂。
清明是春分后的第15个节气,是表示清明时节的意思,既是寒食节的前一天,也是扫墓祭祖的主要时间。正是因为天气明媚,风景宜人,人们才热衷于在此日踏青游玩、扫墓祭祖。
夏至是夏季的起点,是夏天最长的一天,也是正午太阳高度最直,这时天气炎热,阳光强烈,植物进入了生长的黄金期,同时也是体育锻炼、农作物灌浆的最佳时间。
小暑是夏季第五个节气,麦子长成,各种蔬菜水果也陆续成熟,而大暑则是夏季的第六个节气,是全年最炎热的时期,很多地区也会出现高温天气和暴雨等天气现象。
秋分是秋季的起点,夜晚和白天长短相等,天气转凉,风开始逐渐变大,草木逐渐凋落,黄山如黄金、秋月如银盘,显示出了秋季的美丽。
白露是秋季第14个节气,由于气温持续降低,露水开始出现,所以被称为“白露”,寒露则是秋季第15个节气,温度开始下降,霜降已经出现,日间温度骤降。
小雪是冬季起始的节气之一,它标志着天气进入了真正的冬季,天气寒冷,世界将变得洁白。大雪是冬季第四个节气,是雪量最大的时候,也是适合滑雪、打雪仗、堆雪人等的好日子。
冬至是冬季的起点,也是全年白天最短的一天,夜晚最长,寒气袭人,这就意味着冬天真正的来了。小寒是冬季的第23个节气,大寒则是冬季最后一个节气,寒气最为严寒,这里的“寒”字也可谓恰如其名了。
总的来说,二十四节气反映了中国人民对于自然环境变化的观察,它和中国的传统节日一样,代表了丰富而多彩的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不仅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还对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