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甾体抗炎药:用途与分类
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简称NSAIDs)是指一类抗炎、镇痛、退热的药物。它们不同于激素类的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地塞米松)等,既没有激素的副作用,也无需通过注射或口服形式进行。NSAIDs包括水杨酸类、吲哚美辛、醋酸类、芬太尼类、对乙酰氨基酚、咪达唑仑、萘普生等药物。
水杨酸类药物是最早的NSAIDs,从古代中药柳树皮中提取而来,可以缓解痛风、风湿性关节炎等痛症。目前,水杨酸衍生物仍然在市场上流通。
吲哚美辛(布洛芬)及其制剂属于丙酸类NSAIDs,常用于治疗各种疼痛及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乙酰氨基酚(泰诺林)虽然被归类为NSAIDs,但其抗炎作用相对较弱,主要用于退热和缓解轻度疼痛。
NSAIDs的作用机制
NSAIDs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Prostaglandin H synthase,简称PGHS)的作用,减少前列腺素PGE2、PGF2α等炎性介质的合成。这些介质促进了局部炎症反应的发展,而抑制它们的合成则可以减轻疼痛、退热、改善关节肿胀等症状。
PGHS有COX-1和COX-2两个亚型。COX-1是一种常规情况下都存在的酶,参与维持人体内平衡。COX-2则主要参与炎症和疼痛的发生、发展,是NSAIDs中的靶点。研究表明,不同NSAIDs对COX-1和COX-2的选择性不同,这也导致了它们的安全性和用途上的区别。
NSAIDs的适应症
NSAIDs的主要适应症包括: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牙周炎、痛经、偏头痛、肌肉骨骼疼痛、胃肠道疾病等。NSAIDs还可以用于退热,常见的如吲哚美辛、布洛芬等药物。
需要注意的是,NSAIDs并不适合所有人使用。例如,哮喘患者应避免长期、大量服用NSAIDs,因为这会增加哮喘发作的风险。肝肾功能不全、消化道出血、严重心脏疾病等人群也不宜使用NSAIDs。
NSAIDs的副作用
虽然NSAIDs不是激素,副作用也比较小,但是它仍然存在一定副作用。儿童、老年人、孕妇、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不全或消化系统疾病患者、过敏体质患者等人群需谨慎使用。
常见的NSAIDs的副作用包括: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不良反应,以及头痛、头晕、失眠等。长期、大剂量使用NSAIDs,还可能导致溃疡、出血、肾损伤等副作用。
药物联合使用和停药注意事项
NSAIDs在实际使用中,可以和其他药物联合使用,如外用消炎药、中草药等。但同时使用时,需注意相互作用的可能性。例如NSAIDs和左旋多巴可干扰药物的吸收代谢,从而产生不良反应。
停药也需注意,在使用NSAIDs一段时间后,不能突然停药。停药期间应逐渐减量,最后停止,以避免出现戒断反应。
结语
NSAIDs作为一类安全、有效的药物,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疼痛、炎症相关疾病中。在使用时,不仅需要选择合适的类型和剂量,还需注意副作用和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以确保安全有效。在使用过程中,如出现不适,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